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发表时间:2021-10-23 作者: 浏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湖北省科技强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创新协同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有关部署,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落实“核心在人才、基础在平台、关键在转化、动力在改革”的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坚持区域聚焦、要素集聚,实施创新策源、双链融合、人才引领、要素聚合、协同创新五大工程,打造省域创新优势突出、创新特色显著、创新活力迸发、引领带动力强的创新高地,为美丽襄阳建设、“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湖北省科技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襄阳贡献。

(二)战略定位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关键材料、基础材料和前沿材料,集中多方力量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瞄准重大“卡脖子”方向,突破关键制备技术,破解产业化应用瓶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极。

“襄十随神”汽车产业创新引领区。充分发挥襄阳汽车产业与创新优势,把握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增强领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布局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完善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引领带动“襄十随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汉江生态经济带“双碳”科技创新应用先行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减量化增长,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科技创新布局,以场景创新推进先进“双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绿色动能,发展绿色经济,带动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北部列阵”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持续增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创新引领功能,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破除要素流动障碍,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共建、产业创新共促、协同开放共赢、科技政策协同,探索以科技创新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核三城”核心功能基本健全。战略科技力量加速布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速超过14%,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600家;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原创性科技成果与产品不断涌现,新材料、“双碳”、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若干领域进入价值链中高端,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4%,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一核三城”创新高地引领示范作用日益凸显,基本形成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到2035年,全面建成省域重要科技创新中心,“一核三城”核心功能更加优化。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稳步提升,研发出一批行业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诞生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成为全省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为我省科技强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创新策源工程,打造湖北战略科技力量

坚持“四个面向”,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核三城”,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作用,集中布局多类型、多层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谋划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策源功能。

1.打造“一核三城”创新主平台

突出襄阳高新区“一核”创新引领。以襄阳高新区为创新驱动核,打造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主平台、科技型企业与新兴产业培育主阵地、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发展先行区。围绕以汽车为龙头的“1+6”产业需求,加快布局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组织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一批专业化孵化载体,大力开展高水平创业企业及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企业培育。深入推进高新区与自贸区联动发展,围绕科技管理、人才评价、科技金融、新业态监管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与先行先试。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创新协作,开放共享区域创新资源,引领带动襄阳市及“襄十随神”城市群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城”。聚力打造襄阳(高新)科技城、襄阳(东津)科学城、襄阳(尹集)大学城,促进区域整体创新能级提升。襄阳(高新)科技城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搭建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前沿创新功能。襄阳(东津)科学城着力打造高能级科教融合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加快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建设,面向全国引进知名高校院所设立分校区(分中心),布局一批交叉融合创新平台,围绕新材料、“双碳”、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项目。襄阳(尹集)大学城着力打造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加快推进湖北文理学院迁建,推进与国内一流高校院所合作设立研发平台与新兴学科,提升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

图1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一核三城”创新布局示意图

2.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

面向湖北省及襄阳市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及汉江流域生态治理对先进工程材料的迫切需求,以武汉理工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等国内材料领域知名高校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发挥襄阳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优势,高水平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聚焦轻质高强先进金属材料、自修复结构新材料、耐高温长航时梯度复合材料等方向,力争攻克材料基础科学、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前沿新材料创新中心。

3.建设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

实施国家级创新平台创建行动,围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依托东风集团、航天42所、超卓航空、中航610所等行业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实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行动,提升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国家复合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等检验检测平台功能,加强技术开发、试验研究、产品研制、工艺验证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到2025年,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达到600家。

专栏1 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内容(部分)

4.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加快提升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综合能力。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航空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襄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深兰人工智能襄阳研究院建设。支持骆驼集团、台基半导体、大力电工、金鹰重工、飞龙摩擦等优势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围绕新能源及储能、功率半导体、工业自动化、先进轨道装备、摩擦新材料等领域牵头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开展应用开发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市场导向的管理机制、灵活包容的人才机制、开放创新的合作机制、多元有效的激励机制。

专栏2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内容(部分)

    5.培育引进科技领军企业

支持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科技领军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创新型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瞄准先进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面向国内外实施兼并重组,引进关键技术、核心专利、领军人才和团队。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搭建高水平双创服务平台,构建数据驱动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提升行业话语权。聚焦人工智能、先进装备、北斗等领域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中国中车集团、深兰科技等企业在襄阳布局研发分中心、新业务中心。

专栏3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内容(部分)

    6.深化与研究型大学合作

实施大院大所引进计划,支持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在襄阳布局建设分校区和特色学院,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在襄阳自建或联合多元主体共建联合实验室、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等创新平台。提升本地高校院所创新水平,支持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航天42所、中航610所等高校院所嫁接“双一流”高校创新资源,共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重大课题,联合开展前沿交叉技术攻关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专栏4 研究型大学建设内容

(二)实施双链融合工程,推动产业升级跨越发展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突破一批前沿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加快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产业,支撑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1.前瞻部署前沿技术研究

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研发,聚焦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先进能源材料、智能材料、绿色环保材料等前沿方向,重点研发汽车轻量化金属材料、增材制造金属材料、航空航天装备树脂基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新材料、高性能热电新材料、钙钛矿光伏材料、智能传感功能材料、“碳中和”燃料、新型碳硬化胶凝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围绕重点领域推进新材料应用示范。发展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农业、金融等领域前沿应用研究。

2.加强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实施主导产业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攻关专项,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攻克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一批自主可控和填补国内空白产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先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部署创新链,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和基础材料研发能力,构建安全可控汽车产业链。大力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现代农业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专栏5 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主导产业布局方向

3.推进绿色技术开发应用

有序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基于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储能装备等储能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推进特大功率变频软起动装置等高效节能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开发适用于制造、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的电能优化成套设备及系统。推进分布式发电并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土壤修复、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等技术研发应用。

4.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加快湖北·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依托汉江科联网、“科创中国”等信息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度高、产业化前景明确的项目落地转化,形成科技成果“钱变纸、纸变钱”良性循环。实施5G、人工智能场景建设计划,聚焦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应急安全等领域,挖掘具有襄阳特色、兼顾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新技术应用场景。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处置和收益分配政策,探索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改革试点。

5.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

面向全球挖掘和培育新材料、人工智能、氢能汽车等领域前沿科技创新项目,开展项目深度孵化。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支持东风集团、骆驼集团、清研新能源(襄阳)、华科大先进制造研究院等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到2025年建成省级以上双创孵化平台120家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实施企业提升“三百”行动,每年遴选100家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规模以上企业、100家高新技术骨干企业进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搭建瞪羚俱乐部专业化服务平台,高标准举办襄阳瞪羚企业峰会,加强潜在独角兽、独角兽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到2025年认定瞪羚企业60家以上,实现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强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发展特色技术、特色工艺,每年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

(三)实施人才引领工程,构筑汉江流域人才高地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化招才、育才、用才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建高层次创新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科技服务人才等为主体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高层次人才栖息地。到2025年,新引进产业领军人才50人,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5000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550个,新增大学生就业8万人。

1.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深入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建立“无偿资助+股权投资+风投补偿”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一批科研水平国内领先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和具有较强创新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大顶尖人才柔性引进力度,探索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靶向引才”,引进一批掌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成果的产业领军人才。拓宽引才渠道,探索实施“中介引才、基金引才、以才引才、以赛引才”等人才引进新模式。积极对接“华创会”“海智计划”等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促进海外人才来襄创新创业,常态化做好海外引才安全保护工作。引进一批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专业型、复合型科技服务人才。

2.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优化整合人才计划项目,积极对接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首席技术专家计划、青年科技英才计划、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和工匠型人才培育。建立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发布制度,指导在襄高校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调整招生计划,支持职教集团、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实用技能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在襄职业院校通过“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培养科技特派员、科经专员、科创联络员、技术经纪人等创新服务人才。

3.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建立健全以品德为先,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指标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以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推动“人才兴襄”。促进人才高效合理流动,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离岗、兼职在襄创办科技型企业,探索建立高校院所、企业科研人员“双跨”机制,从高校院所选派“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到企业服务,支持高校院所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担任教授。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候鸟式”人才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制度,为外籍人才来襄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许可、签证、居留等服务。

4.持续优化人才环境

健全完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推动建设一批人才驿站、人才公寓、大学生租赁房等人才保障房。推行人才专员服务计划,在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服务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对重点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和高管发放人才贡献奖励。加快引进一批专业程度高、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搭建一体化的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完善人才与企业互动对接、人才在线服务、人才培训交流等功能。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和工作生活环境,大力引进高端教育、医疗服务资源,配套建设文娱设施,打造公共会客厅等社交空间。

(四)实施要素聚合工程,营造活力创新创业生态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集聚整合技术、资本、土地、数据等各类创新要素,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包容、自由的创新创业文化,打造一流创新环境。

1.建设科技服务产业园

加快建设科技服务产业园,大力引进技术开发、成果评价、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工业设计、质量认证、检验检测、决策咨询等各类国内外科技服务机构入驻产业园,加快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依托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技术交易所、科惠网、汉江科联网和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创新服务应用新场景。支持依托科技服务产业园举办汉江流域、“襄十随神”高新技术产品会展和专业论坛,开展科技资源对接、科技服务人员培训等各类活动。

2.加强科技金融支撑

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襄阳市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积极对接湖北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创业投资市场,鼓励和引导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投资主体为区域内种子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支持。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鼓励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等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推广纯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信贷创新产品,支持第三方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增值增信和融资服务。实施上市“金种子”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在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打造“襄十随神”科技金融平台,整合区域内各类科技金融机构和服务产品,推动科技金融供需双方精准匹配。

3.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

积极创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城市,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建设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引进和培育一批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导航机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加快中国(襄阳)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与社会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探索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到2025年,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省知识产权三大工程企业60家。

4.推进数据开放共享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5G基站、北斗通信系统、物联网系统等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布局数据中心、分布式计算平台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融合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汉江创新大脑”,汇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企业培育、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等数据,率先探索“一网统管”,开展全方位数字化治理。适时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公共数据开放,有序开放一批群众迫切需要、商业增值潜力显著的高价值公共事业数据资源。

5.加强土地要素保障

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落实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用地奖惩办法,提高土地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以业态调整、“腾龙换鸟”、引导企业实施“零地技改”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建立新型工业用地(M0)支持制度,为融合研发、设计、检测、中试等新业态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工业用地提供政策支持。做好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服务,依据不同产业类别细化产业用地开发强度管控,开展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长期租赁等差别化产业项目用地供地模式。

6.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科技诚信体系建设,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优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科研选题机制,推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完善科研项目评价制度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打造科创顾问团队,创新常态化的政企对接机制,在制定重大规划计划和开展重大科研攻关时,充分征求科创顾问、行业组织、企业意见。

7.加强创新文化营造

高规格打造“隆中创新发展论坛”,坚持国际视野、国家需求、地方发展,着力搭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发展交流平台。吸引国际学术组织、创新机构和跨国公司等在襄阳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科技交流等科技创新品牌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组织开展讲述隆中科学家创业创新故事、传播隆中科学家创业创新声音等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继续办好“隆中对”“创新故事汇”“好技术慧襄阳”等品牌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强化科学技术普及,持续推进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活动,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媒体开展科技创新宣传教育。

(五)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建设高水平开放样板区

加强跨区域协同联动,构建“襄十随神”科创走廊,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融合发展,积极链接国内外创新高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1.强化襄阳市全域协同创新

实施区域创新节点建设行动,支持襄城、樊城、襄州、鱼梁洲经济开发区等主城区引进培育清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功能性薄膜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枣阳、老河口、谷城、宜城、南漳、保康等各县(市)引进建设华中科技大学米朗传感器研究分院、氢能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支持主城区、各县(市)深化与“一核三城”创新联动,积极承接科技成果与产业转移项目,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布局。

2.打造“襄十随神”科创走廊

强化创新联动,推动湖北隆中实验室、十堰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协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集成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联合申请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推进汉江科联网扩容升级,深化在“襄十随神”城市群的推广及应用,建立科技信息互通、金融资金互投、科技人才互用机制,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建立“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高科技产品交易会等科技活动。实施应用场景共建行动,围绕无人驾驶、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慧康养等领域联合发布场景清单,鼓励走廊内各类主体协同建设创新场景。实施联合招商行动,建立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引进落地。


图2“襄十随神”科创走廊示意图

3.强化汉江生态经济带创新联动

联合南阳共建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开展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有力推动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联合汉中、安康、南阳等地组织生态环境保护、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等共性研究项目。定期组织区域科技产业论坛,强化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城市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联合汉中、南阳、荆门等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共同建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强化行业交流,筹建汉江流域生物医药产业协会、汽车行业商会等社会团体。

4.加强与国内创新高地链接

深入对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推动本地高校院所、企业作为联盟单位参与湖北省实验室建设,共享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促进先进技术成果来襄落地转化。深化与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平原“四大城市群”科技互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国内创新高地建设科创飞地,鼓励本地企业在飞地设立研发中心。鼓励本地创业载体在国内创新高地设立异地孵化中心,探索协同孵化。积极推进与粤港澳地区在产业转移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的合作。

5.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实施国际高端创新资源链接行动,大力引进世界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跨国企业、创业孵化机构等在襄阳建设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等。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深化跨国技术转移,加强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提升英诺迪克北欧科技创新平台(襄阳)专业化服务能力。引进高水平跨国创业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襄阳设立分支机构。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探索与沿线国家与地区共建科技合作园和创新基地,支持企业在沿线国家设立研发设计中心、生产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审议重大战略决策,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督查考核各项工作。牵头成立“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各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商议和决策,形成强大合力。在省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与省直部门会商机制,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与组织推动。

(二)加强政策支持

积极落实国家和湖北省关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人才培育、金融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襄阳市有关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工业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政策文件落实落地。进一步加大创新政策供给力度,围绕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与转化、人才引进与培育等方面不断丰富完善配套政策与实施细则,打好政策组合拳。

(三)加强资金保障

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财政科技支出纳入预算,统筹资金支持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襄阳市本级财政科技资金在上年度基础上每年增长不低于20%。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与产业化、前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对促进区域发展布局实施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优先保障用地、用能等要素需求,在融资、审批服务、协调推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四)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与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适应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突出对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人才集聚、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考核。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跟踪分析,推动线上部门数据共享、线下部门工作协同。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定期调度评价机制,每季度联合相关部门对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开展问诊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加强宣传推介,及时总结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做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典型范例。

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

 

打印】【 关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