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动态

“争创新业绩,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九
发表时间:2014-10-16 作者: 浏览:

李文联,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工程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工电子技术和物理学的教学、研究以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工作。他严于律已,勇于开拓,积极奉献,不断加强专业技能;他敬业爱岗,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他举止文明、行为端庄、作风严谨。一句话,李文联老师以敬业的精神,认真的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成果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展示了一个名师的风范。
                        鞭挥日月,坚守三尺讲台,不轰耕耘30载
    德不优不能怀远,才不高不能博见。作为一线教师,李文联老师始终把提高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当作毕生的追求。他勤学不辍,30多年如一日,辛苦耕耘,孜孜不倦,刻意追求教学艺术的新境。在他看来,讲好每节课,就是一个教师比天还大的责任。从不满足于既有经验的重复,他需要做的事情是教案周周写,教改时时新,紧贴知识前沿,培养创新人才。
    李文联老师率先在我校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近年来,他高质量地完成了《电工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子技术实验》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精心设计制作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磁学》、《电工学》、《CAI课件设计与制作》、《现代教育技术》、《摄影摄像基础》等多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多次获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以及中国物理学会的多媒体教学成果奖。电子技术系列多媒体教学软件2005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课件评比二等奖。
    在湖北文理学院,无论是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还是与李文联相识的师生,都对其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有高的评价。
    学校教务处评价他:是一个为了学生、为了教学而无私奉献,甘愿付出一切的人;
    青年教师评价他: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使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梯队;
    学生评价他:他的讲授能受到文理科专业学生同样的欢迎,并激发学生同样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督导组评价他: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出色表现,李文联老师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学术造诣,严肃认真的教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高的教学艺术。
    他还积极参加学院的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与《电磁学》的课程建设,2005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建设,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参与《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建设,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建设,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参与《摄影技术》的课程建设,2008年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主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2008年被评为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曾多次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科技园丁”、“三育人先进个人”、“十佳教职工”、“教学标兵”、“教学名师”和“湖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潜心钻研,进取创新,教科研硕果累累
    李文联老师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勤于研究,勇于探索教改新路。不论是黑板加粉笔的变革,还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渗透,李老师都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改革的整个进程中。
    他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大胆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改革,力求做到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反映更新的科技成果,教学过程贯穿创新方法和科学思维。他把代表着仪器仪表发展的最新方向和潮流的虚拟仪器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用虚拟仪器进行数字化演示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创建了数字化演示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开创了演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新领域,解决了一部分传统演示实验难做、可见度差和难以显示动态过程的问题,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界专家的肯定。以基于虚拟仪器的数字化演示实验为主要创新点的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模拟电子技术远程教学系统》2003年通过了省级鉴定,2005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基于虚拟仪器的数字化演示实验为重要内容的国家级重点项目“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子课题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2005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正在进行数字化设计性实验和远程实验的教学研究工作,用基于虚拟仪器的计算机实测技术改造一些传统的物理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以实现实验的数字化、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水平,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形成了我校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特色。
    李文联老师多次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二十多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获省级和市级科研成果奖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7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其中EI收录8篇,ISTP收录4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主编或参编教材十七本,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5本,主编的《摄影摄像基础》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参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默默奉献,教育育人,铸就崇高师德师魂
    李文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首位。思想上导之以德,生活上施之以爱,学习上律之以实。
    在课堂上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把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把科学技术的讲授与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之中。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不仅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教育和创造性思维训练,还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作了大量的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仪器评比、全国高校物理演示教学仪器评比、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组织“凌阳杯”电子竞赛等,获省级以上奖励六十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一、二、三等奖十二项。这些成绩,是他和同事及学生在克服了无数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比如,2013年在指导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期间,他患上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带状疱疹”疾病,为了不影响竞赛,他忍着剧烈的疼痛,没有去医院治疗,除了趁中午休息时间在诊所挂点滴之外,一直坚持在指导现场。
    李文联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他让多名学生由原来不安心学习,想退学或想转专业,转变为学习积极分子或科技活动积极分子。不仅如此,还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帮助了多名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工作。如2007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任向东,在校期间在李文联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实验中心的资源自主学习了嵌入式系统和虚拟仪器技术,研制了一系列的数字化实验仪器,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2007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物理演示教学仪器评比二等奖,参加全国和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省二等奖2项,参加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省二等奖1项,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毕业后,很快就成为国内一家大型仪器公司华南地区的技术主管。2011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付建树,在校期间在李文联等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实验中心的资源学习了许多航空知识和无人飞行器技术,研制的《环境监测无人飞艇》2009年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世搏专项竞赛二等奖,《多功能救援无人机》2010年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2011年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毕业后,很快就作为主持人为企业研制成功《多功能无人驾驶植保机械飞行器》,2013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李文联老师耐心细致、认真负责、毫不保留、倾囊相助。连续几年义务为全校教师和岗前青年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前后总计有600多人次,200多学时。青年教师秦俊、肖凡、李正鹏、罗倩倩、张婧婧等都曾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编写和学术论文发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课程建设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中培养起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使得电工电子类课程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优秀教学梯队,参与建设的物理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主持建设的电工电子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主持建设的电子技术应用科研创新团队2009年被评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主持建设的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李文联老师还义务协助教务处进行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学和信息化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成为教务处编外的工作人员。还利用节假日,配合教务处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支教工作,义务为教育实习基地(谷城二中、枣阳琚湾一中、襄阳一中等)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多达1000余人次。
                         兢兢业业,服务社会,造福一方水土
    李文联老师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兢兢业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企业排忧解难,无私奉献。他依托湖北文理学院“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襄阳市三三电气有限公司、襄阳市欧安电气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组建了一个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科研团队,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科技创新和研发工作。几年来,经过项目组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2年获批“襄阳市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被湖北省科技厅聘为湖北省“千名科技人员进千企”暨襄阳市“百名科技特派员进百家企业”服务企业科技专家。
    与襄阳市三三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高性能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技术的研发等一系列科技合作活动,完成了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锌压敏电阻陶瓷的制备方法”的产业化工作。通过技术改进和发明专利的实施,公司高等级电阻片的生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2012年公司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年产压敏电阻片24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以优异的质量和较高的性能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的青睐,尤其是高等级电阻片的生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客户遍布国内25个省份地区,已经突破三百家,同时,国际市场得到大力开拓,产品已出口至美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韩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四十多家客户。2013年被襄阳市评为氧化锌压敏电阻器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被湖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北省校企共建压敏电阻器研发中心。完成了横向科研项目6项,科研经费116万元,2013年获得了襄阳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取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
    与襄阳市东方绿源植保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完成了《多功能无人驾驶植保机械飞行器》和《多功能电动撒肥机》的产品研发,分别获201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襄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与襄阳市欧安电气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2012年获得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太阳能农副产品干燥车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正在实施中。已获实用新型专利“太阳能农副产品干燥车”、“太阳能农副产品干燥箱”。
    与襄阳市彩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枣阳市铮城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家农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2013年获得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太阳能光伏猪舍的研发与示范”,目前正在实施中。已获实用新型专利“太阳能猪舍或禽舍环境调控装置”、“太阳能电热暖气片”、“配置有太阳能温度调节和照明的帐篷”。
    为襄阳市阿尔法磁电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先进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磁卡测试仪,解决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测试技术问题,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千秋业,看三尺讲台,五彩斑斓;蜡炬燃,倾一生热血,青胜于蓝。披星荷锄,培桃育李;行正品端,言传身范。
    这,就是我校教学名师李文联教授的风范,他在教书育人的跋涉中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足迹,他在铸造师魂的平凡中间闪现出了一串串的珍珠……

打印】【 关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