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英,1979年生,土家族,湖北鹤峰人,文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2013年申报的“土家语基本词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奖。曾研究过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定项目“土家语环境评价分析”编号2006q120,目前在做土家族语的部分核心词研究。
时值湖北文理学院创大的上升期,熊英说:“每个人自觉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创大最好最大的支持。”熊英也正是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大努力着、奉献着……
十年艰辛磨一剑 成功注定是必然
当谈到她的科研历程时,熊英说:“我做土家语研究已经十年了,一直都在关注研究本领域。”十年来为了搜集科研素材,更为了深入研究土家语,熊英曾多次独自一人深入到最偏远的龙山县、沪溪县等一些山村调查研究,只因偏远的地方一年到头没有几个人去,土家语才能够保存下来一点点,但那里水资源严重匮乏,十几天不洗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见,在调查期间,熊英所承受的苦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十年过去了,为了科研、为了调查,熊英花尽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历尽种种困难,但她却从未想过放弃。她调侃着说:“有了工作就有工资,花了工资为工作这是自然的。攒工资就是为了去调查,现在有了项目经费就不用攒工资了。”朴实的话语透漏出熊英在工作上的兢兢业业与无怨无悔。
为研究义无反顾 八年后重返校园 只为将研究做到更好
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为了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在工作八年之后,熊英又一次走进了大学校门。现在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当谈到她这次申报项目取得成功的原因时,熊英说:“平时做好扎实的基础,做科研写报告时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对于科研,熊英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她说,十年来,她每天都在做,但并不是像哪一天一下子就能找到一块金子那样让人记忆深刻科,研上的成功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的去做,来不得半点马虎。
相辅相成 科研教学两不误
作为老师,她注重区别化个性教育,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有能力学习、成长和生活。在她心中,“好”学生的标准因人而异,能够负责地、有能力地、认真过好自己的人生,发挥自己的所长,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她对学生的最大期待。“至诚于中,化育人文”是对她教书育人的最好诠释。她认为,科研和教学就如左手和右手,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每一件事都要尽心尽力,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她的学生王萍说“熊老师是一个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的人,但在生活中她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关于土家语的一些研究。”
人生有梦 注定不会孤独
熊英说:她准备在我们学校成立一个科研兴趣小组,把大家都聚集在一起,齐心协力努力搞科研,争取在科研上有更多更好的成功。
熊英,一个充满梦想又勇于执着坚持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她的成功源自她心中那份对成功的渴望,对土家族语言的热爱,以及那份对科研、教学事业的执着坚持。这次社会科学基金的申报成功只是她迈向成功的开始。让我们共同为熊英老师加油,祝愿她在科研道路生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