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党和国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阶段;是湖北省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建设教育强省,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关键时期,也是襄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我校加快内涵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办学层次、形成办学特色,实现更名“大学”的战略攻坚期。学校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精心谋划“十三五”事业发展,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为此,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湖北省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襄阳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共湖北文理学院委员会第一次党代会报告》,立足学校“十二五”发展基础,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发展成绩
“十二五”时期,学校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提出了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事业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以内涵建设推进创建综合性大学的工作主线,全校师生锐意进取,奋力作为,推动学校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
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办学思想日益丰富。确立了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和使学生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实现更名“大学”的近期发展目标;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的办学定位;大力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地方和开放办学四大发展战略;坚持“内涵发展、实力提升、特色彰显”发展主线,着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道路,推动了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构建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为路径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获得第七届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增强,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228项,省级奖励297项,学生学科、科技、文体竞赛成绩以及就业率、创业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工作以党建为龙头,以文明修身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五个校园建设”为平台的学生成人成才教育成为学校育人特色。“隆中诸葛读书工程”、“周末志愿者服务活动”、“格桑花”援藏支教活动等多次受到教育部、团中央和湖北省的表彰。学校入选首批50个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先后荣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就业创业先进高校等称号。
学科建设成效逐步显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投入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专项经费9600余万元,新建学科科研平台30个,新增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学科和科研平台10个;立项建设校级重点学科8个,获批省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省级特色优势学科群1个;全校75%的科技成果集中在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龙头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在全省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6项、省部级项目145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3项;科技经费逐年增长,累积实现科技收入1.6亿元;发表学术论文475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1047篇,检索收录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37部;师生获得专利数量居全省高校十强。
人才强校战略有效实施,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人才总量稳步增长,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全校引进专任教师183人,新增教授67人,副教授139人,博士106人;高级职称教师和博士的比例分别从“十二五”初的38.1%、11.2%增长到41.3%、21.5%;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学者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学者4人,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人选1人,“楚天学者”7人,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5个。
开放办学战略深入实施,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开放办学战略深入人心,对外合作交流渐成常态;校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服务社会逐步深化;以汉江流域大学联盟、汉江论坛为平台,以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三进”活动为载体的区域(地方)交流与合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与地方企业签订技术合同500多项,新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63个,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高质量咨询报告数百篇,获得地方政府校企科技合作科研基金6000多万元,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过亿元;大学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属高校共建工研院,全程联合培养研究生取得重大进展;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氛围日渐浓厚;常年聘请外籍专家24人,获批教师公派出国留学项目41个,67名教师海外培训研修或访学;中外交流合作办学本科层次项目实现突破。
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内部治理日趋优化。全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办院即办校”的观念深入人心,二级学院办学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全面推行二级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机制政策不断完善,保证了内涵建设和大学创建的重点工作有效落实;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绩效导向作用不断显现,较好地激发了教职员工干事创业激情;大学章程顺利通过核准,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基本完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学、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6867万元,新建工科楼、医学楼5.35万平方米,运动场1.98万平方米;改建维修校舍近8万平方米;投入教学、学科科研实验室建设经费24906万元;学校新增固定资产40400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39万元;全面完成了学校景观建设、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工程,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环境和人文氛围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引领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深入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努力服务创建工作大局,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三服务一立功”主题实践活动和干部教育培训为载体,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资源整合力和组织动员力不断提升,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成功召开学校首届党代会,为学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连续四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学校党委先后被湖北省委、省委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班子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校的办学成就多次被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宣传报道,学校的媒体关注度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解放不够。部分干部和教职员工思想观念解放不够,危机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存在视野不宽、动力不足、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现象,不能完全适应学校新的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
二是内涵发展不足。与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第一,学科特色与比较优势还不明显。学科方向凝练、资源汇聚不够,尚未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学科,承接国家重大项目能力不强,国家级平台、成果奖,硕士学位授权还未取得突破。第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专业结构优化不够,优势特色专业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维训练、精神塑造、能力培养有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缺乏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第三,人才队伍不能有效支撑学校事业发展。高水平的学术领军人才匮乏,教授博士数量不足,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滞后,教师队伍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管理创新不够。学校管理仍显粗放,办学效益不高;制度顶层设计、系统联动不够,校院两级管理、资源配置、目标考核、绩效工资分配、教学科研激励等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员分类管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四是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校园面积不够,发展空间受限,制约了学校发展;校舍面积不足,部分基础设施短缺,影响了学校办学功能的发挥。
三、面临形势
在推进国家战略中面临新使命。“十三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和文化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作出重要决策部署,鼓励高等学校争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等教育转变,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深入推进,必将促使地方高校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产业智能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高等教育在推进国家战略实施中面临新使命。
在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中面临新挑战。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创新人才强省建设。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更大力度实施“百人计划”、楚天学者、彩虹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建设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优化整合全省重大人才工程,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型人才、企业家和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品牌,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战略人才团队建设。全面建立“人才+项目+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开发体系,推广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共用、产学研合作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健全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机制。高等教育在推进湖北人才强省战略中面临新挑战。
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面临新机遇。襄阳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明确提出将襄阳建成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引擎,形成高端产业崛起、高端要素云集、高端服务领先的新格局,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和旅游服务等产业领域,注重产业链与教育链协调发展、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支持和推进我校创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面临新机遇。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中面临新担当。未来五年,随着国家、省、市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推进和深入实施,学校发展面临诸多新使命、新挑战和新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日趋激烈的竞争,全校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抢抓机遇,破解难题,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既要在内涵发展、实力提升、特色彰显上下功夫,又要在创新驱动、借智借力、内生增长上做文章,进一步推动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现办学质量与办学层次的新跨越。
第二章 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和使学生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创建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以内涵发展、实力提升、特色彰显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引领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坚持系统谋划促进协调发展,坚持突出重点促进特色发展,坚持服务地方促进开放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坚持依法治校促进治理能力提升,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益,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建成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定位
办学定位: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
发展目标: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办学层次: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科专业:以工为主,文理支撑,突出应用,多学科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立足湖北,辐射全国。
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深度融合。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实施“两步走”战略。到2020年,完成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战略布局,实现“大学”更名;再经过15—20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跻身省属高校第一方阵。
攻坚目标: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获得国家级教学、科技成果奖;校园占地和校舍面积全面达标。
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7000人(其中本科生16500人,研究生200人,留学生300人)。
人才培养: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区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深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的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保障机制、质量监控体系等更加健全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彰显。在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专业类项目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建设与改革成果获得3-5项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个左右专业达到五星级标准。新增立项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实习实训基地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0项以上,建设取得实际成效,优质资源更加丰富并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保持省内领先水平,就业创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学科建设:建成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3个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4个以上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8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3个学科跻身省属高校前三名,2-3学科水平进入国内学科排名前30%。获批5个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或“优秀创新群体支持计划”。新增8-10个省级学科科研平台,力争国家级学科科研平台立项建设获得突破。争取在工程硕士、新闻与传播、临床医学和社会工作等领域率先取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格,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00人。
科技创新:科技经费稳量增质,结构不断优化,年度科研经费总量达到8000万元,百万元以上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突破50项,成果转化效益突破2000万元;获得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200项;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项;完成标志性科技成果转化10项以上;被SCI、EI、SSCI等检索的论文数达到500篇,在C刊上发表的论文达到1000篇,专利授权量超过500项。大学科技园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并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实现年营业收入一亿元、利润1200万元、资产总额一亿元、控(参)股企业达到50家。
师资队伍:按照生师比17:1设定教师规模。“十三五”末,专任教师达到1000人左右,外聘兼职教师100人左右。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达到50%,博士达到40%,“双师型”教师达到或接近50%。引进或培育领军人才15-20名,全国知名的学科带头人30名左右,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中青年学术骨干100名左右,高水平学科科研团队10个以上,拥有一批在全国和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和名师。
和谐校园:校园用地和校舍面积全面达标,功能布局合理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校训和“隆中精神”深入人心,大学文化和校园文化特色鲜明;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建立,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内部管理有序高效,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人际关系和谐,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安全稳定,广大师生对学校建设与发展成就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
“十二五”末实际状况
|
“十三五”规划目标
|
人才培养
|
普通本科生(人)
|
15715
|
16500
|
硕士研究生(人)
|
0
|
200
|
留学生(人)
|
0
|
300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0
|
1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3]
|
[3-5]
|
省级实践教学基地(个)
|
[2]
|
[5]
|
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门)
|
[0]
|
[1-2]
|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门)
|
[16]
|
[15-20]
|
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个)
|
[29]
|
[25-30]
|
省部级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项)
|
[90]
|
[150]
|
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项)
|
[525]
|
[500-600]
|
学生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成果(件)
|
[103]
|
[300-400]
|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
|
通过
|
毕业生就业率(%)
|
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