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决策参考

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发表时间:2014-03-06 作者: 浏览:

 老师们、同志们:

 这次教学工作会议,是在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创建综合性大学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主题是: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会议任务是:全面总结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以来,“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学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举措,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共识,谋划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会上,李儒寿校长将作重要讲话。会后,党委全委会将就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作出决定。根据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讨论的意见,下面我向大会作教学工作报告,不妥之处,以李校长的讲话和党委全委会的决定为准。

一、“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211”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确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的大讨论、大宣讲和大动员,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探索实践,以改革成果获得2013年第七届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为标志,我校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

(一)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

1、基本解决了“为什么改革”的问题。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被全校师生高度认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上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2、明晰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和培养要素。对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和培养要素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突破口和着力点是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升;根本实现路径是广泛而深入的校社合作;关键要素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在改革中的作用。

3、研究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形式。对“21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质、实现途径及改革内容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内涵、实质、实现途径、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措施等逐步由含混走向明确。

(二)建构了“211”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具体设计并实践了“211”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素质基础、能力本位、应用导向”的原则设立,通过“强化基础、精练专业、突出能力”的实践导向,构建了一种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四个模块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增强了课程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通过加大实践实验教学环节的比重,基本达到了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学分比例的原则要求。

2、构建了“21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完善了有利于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主体作用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实行了专业负责人制度和课程负责人制度。系统完善了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激励和保障了“211”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行。通过新增应用型专业、改造传统基础学科专业、停招或撤销不适应专业,学科专业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构建了以工科专业为龙头,应用型专业为主导,人文和理学专业为支撑,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形成了基本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成果

1、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先后与219家企业(单位)共建了241个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创新平台,先后与62家企业(单位)启动了联合人才培养项目。

2、大力推进以专业为平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以及作业、考试、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改革,先后获得校级以上专业综合改革类项目立项14项。

3、结合实践探索广泛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8篇,省级立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类教学研究项目16项。2012年“211”改革的相关成果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评选和表彰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

4、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社会适应性显著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学生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55项,省级奖项147项,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并获得国家级奖励。招生录取分数线保持在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二、“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中的不足

(一)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存在欠缺

1、改革设计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在体现全校性、全面性、全程性和全员性上不够,在把握“强基础”与“重能力”的关系“度”上不够,修修补补式的改革现象时有存在,这也是当前改革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2、配套制度设计不够完善。应用型人才内涵实质没能有效细化为各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尚未建立全面、完整且具有专业个性的质量标准体系。制度体系建设多针对具体工作的需要,对改革的引导、激励和保障效果不佳。当前,社会参与度不够、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不突出、改革进程中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不够、科研与教学的脱节等,多源于制度体系设计的不完善。

3、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测和调控。在培养过程中落实“专业性”和“应用性”上不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规格的匹配和考量、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改革等设计,没有落实到位或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而没能及时纠正。

(二)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

1、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引进的重点是院校毕业的高学历高学位人才,引进考量的标准注重了科学研究的水平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水平有所忽视。

2、人才培养的三支基本队伍建设失衡。教师队伍建设相对居于优势地位但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实验实践技术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教学管理队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要求严重不符。

3、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和针对性不够。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特别是实践创新教学能力不足。教师培训多集中于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多为政策理论培训,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训。虽然建立了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但力度不强,机制不健全,培训面还较窄。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保障不充分

1、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数量不能充分满足需要,新开设专业的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校内综合性学科实训平台和实践创新平台亟需加强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质量不高,高水平的能够承担综合性专业技能训练的平台较少。实践教学平台管理机制欠完善,打破学院专业壁垒的开放共享不够。

2、教学经费投入有待增加,使用管理有待加强。教学经费投入的制度保证还不完善。对教学经费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制度化的绩效考核,致使实验、实习等重要的教学环节的经费紧缺。

三、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举措

2008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决定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学校召开“以专业为建设平台,深化‘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题教学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深化“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2008年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是显著的,尽管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但这些缺陷和不足都是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我们应当认真反思,坚强面对,及时研究加以解决。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改革的显著成效,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决定和信心。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准确的,是符合国家要求、市场导向、学生需要、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的,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继续深入进行。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的思路是,确立和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遵循国家要求、市场导向、学生需要、社会需求的原则,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为途径,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学综合改革,创建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校企协同培养体制机制。高校与企业、行业(协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培养人才(以下简称校企协同),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校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要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根据上述文件精神,我们必须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实际,搭建“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学校主体主动作为、科研院所有效指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学校与社会各层面教学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校企合作领导组织,成立由学校领导、政府领导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共同组建的校企合作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为校企深度合作对接提供政策和组织保障。二是要建立校企合作专家组织,成立由学校、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共同组建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校企合作的规划设计问题,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质量标准等问题,并指导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为校企合作提供机制保障。三是要建立校企合作执行组织,成立由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业务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组,负责落实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为校企合作提供执行落实保障。四是要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校企合作的指导性意见》,对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培养标准、合作平台、培养过程、质量保障与评价等作出规范性要求。

建立健全科教协同培养体制机制。科研与教学结合协同培养人才(以下简称科教协同),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本科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当响亮地提出和牢固地树立这样的观念,这就是,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做到科研教学结合协同培养人才。科研与教学必须本源性地结合,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生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必须四位一体,共同作用和服务于人才培养。在知识化、信息化的当今时代,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科研质量的提高。大学教师之所以称之为大学教师,区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教师,根本点在于大学教师以学科安身立命,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并且本能地自觉地将科学研究与教学育人有机结合,落实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去,否则,就是一个不完全的不称职的大学教师,并且会随着大学的发展而面临淘汰的危险。目前,我们要在继续强化教师科研工作业绩考核评价的同时,特别强调每个教师都必须牢固树立科研服务教学、科研深化教学、科研提升教学的意识,通过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建立健全科教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一是要成立科教协同人才培养工作机构,形成定期研究和商讨科教协同人才培养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教协同育人相关事宜。二是要改革学校教学委员会的组织结构,成立由分管教学校领导为主任委员、学科专家教授和教学名师、人才培养主要责任部门为成员的教学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具体问题的协调、指导和审议工作。三是要制定出台《关于科教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施意见》,制定科教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政策制度体系,明确教务处、科研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处、学工处等主要责任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职责,调动广大教师潜心教学、学生倾心学习的积极性。

(二)深化专业建设改革,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出台《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专业设置的适应需求性、科学定位性、协调发展性为目标,以第一志愿录取率、协议就业率和专业评估指标优秀率为杠杆,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发挥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引导专业的汇聚发展。建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立项重点建设制度,强力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做大做强工科专业,加强文理基础学科专业建设。保持理学专业的稳定性,通过专业改造和大类招生,逐步扩大理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稳定人文学科类专业规模,逐步缩小艺术学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促进人文学科专业提高水平。逐步形成以工科为龙头、以理学和人文学科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充分发挥理学、人文学科和管理学科对工科的支撑作用。

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以专业为基础建设平台,以专业评估为动力,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专业综合改革全过程为重点,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的作用,带领广大教师深化和实施专业综合改革。各专业都要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明晰专业培养目标规格,细化专业建设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彰显专业特色,创建专业品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工科专业、法学专业、医学专业要分别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深化专业综合改革。

(三)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架构。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对接性、行业职业的准入性和资质性,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四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架构,以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改革为重点,全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完善和优化学科基础课程设置。建设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平台,按学科门类建设跨专业类和专业的学科大类平台课程,跨学院组建课程团队,科学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学分及适应专业,充分有效利用优质资源,夯实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形成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继续推行同一专业类和相近专业类的专业,设置相同的学科基础课程,跨专业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为实现“大类培养、二次分流”,为整合利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修读双学位提供便利。

完善和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以符合国家通用标准、适应行业标准和凸显学校办学定位为目标,以适应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创业为需求,对现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新审视,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需要进行增设、整合和撤销处理。

完善和优化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凸显社会需求导向,以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提升为目标,设置切合行业产业、职业岗位、就业创业需求的应用型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以符合国家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为准则,加大通识教育选修课比例,提高选修课课程资源质量,优化课外实践创新学分内容和标准设置。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每个专业都必须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对于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都必须清晰明确哪些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并配备好专业核心课程师资,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要尽可能加入全国性、全省性专业或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此,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把课程教学改革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课程教学改革要遵循6条原则:一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过程主体;二是教师角色定位如同教练,重在加强指导、引导和辅导;三是清晰构建学生学习目标;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期待;五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六是研讨式行动式(实践式)学习。按照这6条原则,以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标,围绕“教学生什么”、“如何教学生”、“学生如何学习”,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考核评价三个方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以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符合度为标准,重审教学内容,增加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删减定位不准确的、过深或过浅的教学内容,以强化课程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立体化教材建设等手段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注重把科研项目、科研活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改革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实行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讲练结合型教学模式。以精讲多练为根本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取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示范式、实训式等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以突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探索和推行基础理论大班讲授+项目(课题)小班讨论、基础知识学习+项目训练辅导+项目成果展示以及有利于学生学士学位证、行业职业资质证双证通融的多种教学模式。

深化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改革。以全面发展为导向,以能力考核为重点,建立课程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应用型学业评价体系。根据课程类型、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采取灵活而恰当的方式对学生学业进行动态的复合评价。加大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和第二课堂考核在学业评价中的权重,实行期中、期末两次集中考试制度,以教考分离、集体评价等方式推进学业评价改革。

(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质性提升

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构建一个中心、二个链条、三个层次、N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个中心即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二个链条即校企协同链条和科教协同链条,三个层次即基础实践教学层次、专业实践教学层次和综合实践教学层次,N种形式即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多样化安排。

切实落实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制定出台学校关于实践育人的意见。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将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化、项目化,并科学分布在指导性修读计划的各个学期。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丰富学生海内外、校内外等多种实践学习经历。从思想观念、政策理论、方法路径和制度保证等方面指导和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工作,深入探讨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共同实施培养过程的机制,深入探讨如何有效组合实践教学内容和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深入探讨校企合作培养的具体模式、形式和实施路径,比如,如何依托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如何依托基地开发实践实训和创新创业项目,如何依托项目组建教学团队,如何依托团队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反对形式主义的校企合作和违背本科教育特点的校企合作。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发挥学校职能部门的统筹协同作用,发挥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积极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增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投入,增加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强保证。加强校内学科综合性实训基地和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依托综合工程实训中心、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理工科专业的公共实训平台;依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孔明学院建设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英语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建设英语语言训练中心;依托教育学院,建设教师教育技能训练平台。

重视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精力投入,力求实践教学学研产相结合。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反对大四无课放鸭子的实践学习方式,推行大三开始进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四、构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保障服务体系

(一)形成全员协同育人机制

人才培养是学校所有部门和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达成度取决于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和成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责任链条,每个部门、每个教职员工都是人才培养这个责任链条上的连接点,这也是每个部门每个教职员工之所以存在于学校的根本所在,如果哪个部门哪个人不认真履行协同育人之职责,这个责任链条就会出现污点或残缺点。为此,学校所有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都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工作,大力倡导机关部门的服务性管理,减少二级学院和教师在时间、精力上的无畏消耗,形成全员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各单位各部门的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目标和工作任务。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制定和落实支持、服务人才培养的行动计划,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制度范畴,兑现奖励和惩处。

(二)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关键在二级学院细化思路措施抓好落实。从学校层面来讲,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校校院两级管理办法,更好地建立起学校宏观调控、学院高效管理的运行机制,切实落实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明确和落实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明确和落实二级学院教学工作院长负责制,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继续实施重心下移,使二级学院真正成为责、权、利协调统一的办学主体。完善二级学院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实施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绩效考评,加强对二级学院的指导与监管,研究探索学校对二级学院“投入与产出挂钩”的政策。从二级学院层面来讲,要切实转变教师和学生不适宜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想观念,深入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和原因,认真研究针对每一项改革的具体思路具体抓手具体措施,努力提高实施改革的主体意识、主动作为意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主动性。

(三)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使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化、科学化,体现管理制度的客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完善专业设置管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成立由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同组建的专业设置管理委员会,制定出台专业设置管理的政策文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修订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完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年度业绩考评制度。实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完善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实施意见,指导二级学院完善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完善并认真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度和课程负责人制度。完善和落实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建立教学状态督导工作机制,教学督导员要认真履行督教导教、督学导学、督管导管三大职责,实现教学督导三覆盖:覆盖所有教师,覆盖所有课程,覆盖所有专业。加大对教学常规“十个严格执行”和转变教师教风“十项规定”的督查力度。推行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排名公示制度。加强和改进不断促进学生优良学风形成的制度体系建设。设立一年一度的湖北文理学院教学节,集中展示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集中开展教学学术交流与教学技能竞赛,集中宣传表彰教学中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迹。

(四)建立健全学校质量监控体系

以保障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制定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重点完善课堂教学、考试、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信息采集系统,加强教学活动的常态化监测。建立专业、学院、学校三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填报制度和年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制定出台《专业评估办法》,实行专业评估制度,及时反馈考评和评估结果,加强评估结果在专业设置管理中的运用力度。健全质量监控组织,提供专业化的教学支持和服务,逐步实现管办评分离的原则要求,加强教学委员会、教务处、教学评估督导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组织机构的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服务意识和水平。

(五)深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需要应用型的师资。要从制度和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地方企事业一线和科研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专业培训、访学研修,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教师实践应用能力,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训师资队伍。转变师资队伍建设观念,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培养、引进和延聘三结合的思路,以教师到基层单位实践锻炼和组织实践能力培训方式培养一批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在继续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的同时,引进一批高水平高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根据有关专业培养需求从行业企业中引进一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教师;以外聘的方式延聘一批具有行业背景或岗位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或教学。研究制定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对外聘教师进行科学管理。建立任务驱动、自主行动、目标考核的教师“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引导和指导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转岗的政策。

(六)深化人才培养经费预算管理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从经费预算上制度化地保障和体现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普通高校审核评估要求为依据,学校年度教学日常运行支出预算不低于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13%。完善二级学院经费预算管理办法,保障普通本专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学校年度教学平台建设经费预算不低于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10%。年度教学建设与改革经费预算不低于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1.5%。加强对机关部门及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经费使用的指导和监管力度,实行重点项目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实验经费、实训实习经费、实践创新经费和质量工程项目经费等专项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高效利用。

老师们、同志们,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希望大家借这次教学工作会议,对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再牢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再深化,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措施和责任再思考再强化,对教学工作的思路和任务再梳理再明晰,按照“内涵发展,实力提升,特色凸显”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理念,扎扎实实地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创建综合性大学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打印】【 关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