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志们:
今年的教学工作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讨论稿和8个配套文件征求意见稿,听取了为一同志代表学校所做《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题报告。近200位来自学校各个层面的同志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会议对《意见》讨论稿和配套文件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充分讨论,7位同志代表各小组作了交流发言,提出了很多客观、中肯、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职能部门将对讨论意见进行原汁原味地梳理,并充实完善到相关方案中。
这次会议开得圆满成功。其标志是:(1)会议准备很充分,教务处和分管领导多次进行调研论证,《意见》讨论稿多次多层面征求意见,数易其稿;(2)会议分组体现了创新,会议讨论极其认真,代表们结合《意见》、报告以及各自的岗位实际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3)会议受到高度重视,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对会议主题、《意见》的主要内容等反复商榷,并进行了专题审议。会后,学校还将召开党委全委会,审议《意见》并形成决议;(4)大家进一步领会了深化改革的内容,形成了共识,增强了信心,结合各自岗位就落实《意见》、推进改革形成了很好的工作思路,这也是会议的重要成果。
总起来说,这次会议的主题鲜明,总结全面,分析深刻,思路清晰,任务具体,改进措施系统有力,体现了问题导向,体现了改革创新。会议进行到现在,从议程上看已经接近尾声,但从意义上看,这次会议仅仅是拉开了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序幕。这次会议,不仅是改革发展的总结反思会,也是深化改革的研讨会,更是深入推进改革的动员会,是一次调整与发动的大会,是一次凝心与聚力的大会。在此,结合《意见》、大会报告和大家的讨论发言,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面分析现状,增强深化改革针对性
对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历程、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一同志在报告中,同志们在讨论中都进行了充分分析。在此,我概括地讲两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阶段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08年党代会明确了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会议号召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这是一个提出、探索阶段。
2、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在总结前两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完成整体设计,全面推进实施。这是一个系统设计、全面实践的阶段。
3、以2013年教学工作会为标志,我们将进入第三个阶段。要对前几年的全面实施进行总结反思,针对问题和新的要求深化我们的改革,创新我们的工作机制。
(二)整体成效基本判断
整体判断:总的来说,我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定位是准确的,设计的理念是科学的,选择的路径是正确的,采取的措施是符合学校实际的,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会前,我做过一个比较分析,把我们上一轮改革的整体设计部署,主要就是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主题报告、《关于深化“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以及我的总结讲话,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高教三十条》中对人才培养工作及改革措施的相关要求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所有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要素上,我们改革的理念、方向、设计和举措,完全符合国家要求。这几年的探索实践,成效明显,但问题也是明显的。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系设计不完善,不全面;
2、改革项目细化不够,落实不到位;
3、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实践过程出现偏差,纠偏不及时;
4、全面、全员、全程推进改革的力度明显不够;
5、人才培养鲜明特色尚未形成。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持续抓教育观念转变不紧,持续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研究不深,各级干部和部分教师的观念、视野、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需要;
2、推进改革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成(保障机制、落实机制、责任机制、质量标准和监控监测与评价机制等);
3、校院两级领导对推进落实改革精力投入不足,主动作为不够,顾此失彼的现象较为严重;
4、对改革的“两个主体”的宣传发动工作不力,引导调动成效不佳,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举措不力,学风建设实际效果不好。
找出了问题,找准了原因,也就明确了我们下一步深化改革的要点。
二、充分理解《意见》,把握深化改革着力点
学校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校企(地)深度合作为主要路径,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强化实践环节和建立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推进教学综合改革;以重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为重要手段,规范教学管理;以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保障和服务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工作责任制为措施,切实保障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一)关于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协同培养体系
1、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关于学校中心工作的问题,过去的习惯提法是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现在我们提确立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这个变化,不只是称谓上的改变,更是理念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所以,将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教学工作这个基本途径之外,还有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思想教育、服务管理等都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全校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各相关部门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有各自特定的职责和任务,大家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不再简单是谁主谁次、谁配合谁、谁帮助谁,而是围绕这个中心,实现资源的集成和力量的汇聚,彼此协同做好共同的事业——高质量、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之所以这样提,一是因为在与教育部有关领导同志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也有同样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也常有“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提法;二是因为《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高教三十条》也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也就是说,提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在政策上和实践中都是没有问题的。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就是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用这个中心去统领、统筹各方面工作。
2、建立协同培养体系
协同的本意,就是要建立共享机制,彼此配合、共同完成。协同,已经成为系统推进工作的基本理念和重要方法,成为创新的重要手段。从内涵上看,协同培养的理念,与我们过去提出的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全员育人是一脉相承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所有部门、所有人员协同。结合我们近几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学校提出建立协同培养体系。协同培养体系包括校外协同和校内协同两个部分。
校外协同,是指加强校企(地)合作,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和根本路径。
校内协同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科教协同,是指学科、科研、学生教育与教学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学科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引领专业发展;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更是教学资源创新的重要基础;学生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教育和教学在本源上是融为一体的。其二是全员协同,是指全校各单位、各部门、所有教职员工,既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又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和岗位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保障和高效服务。
(二)关于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的着力点
1、专业建设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也是沟通学校(人才培养主体)和社会(人才使用单位)、实施校内校外协同培养的重要桥梁,其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市场需求、学科引领、群聚发展、整体提高、选择做特。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调整适应性不强的专业,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强化学科引领和群聚发展,重视学科对专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引导专业群建设;坚持整体提高,部分做强,少量做特,有所为有所大为。所有专业都要保证基本质量,在此基础上坚持“做特”,即建设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为此,我们要:(1)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调整计划,加大对工学、理学、人文学科的建设与调整力度;(2)建立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的培育和重点建设的机制,强化立项论证,坚持扶优扶特,实施公示制;(3)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实施专业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专业办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专业建设质量校内排名公示制度;(4)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把“三率”( 学生报考率、报到率、就业率)作为专业调整的主要依据之一;(5)切实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度。
2、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和应有之义,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路径,是学校“人才培养创特色”的特色展示的关键点。
湖北省本科教育深化改革提出“校企合作育人,部门协同育人,科技协同育人,国际联合育人”。我校表达为“校企(地)协同培养”。强化校企(地)协同培养,我们要:(1)继续坚持“211”模式改革提出的“四个共同”要求,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一步丰富合作手段和合作形式,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2)同时要以专业为单位,立足现有办学基础,大胆创新,依据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和优势,紧密联系社会,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实现多元培养路径选择,建立课堂、实验室、工作室、社会实习、项目实战训练的专业培养链条。
3、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是支撑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性载体,是培养目标、规格实化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媒介,课程建设的质量和课程教学水平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素。所以,课程建设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
加强课程建设:(1)构建一套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依托学科,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及应用情况,研究确定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知识体系;根据专业相关的行业、领域、职业、岗位的发展近况以及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研究确定社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具体要求(标准和规格),进而建构既有利于培养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利于突出特定专业应用能力特征的课程体系;(2)科学调整课程结构。在课程模块中注重增设专业应用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注重开设面向行业、企业的特色课程。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各类课程内部所设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3)重视课程资源建设。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各类课程模块中都要科学确定核心课程;加强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各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重视校外优质教学资源的选用与共享;以保障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公共网络课程尤其是精品视频课程的共享应用为基础,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并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4)切实落实核心课程负责人制度。
更新教学内容:(1)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全面梳理专业所属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与本专业培养目标、规格相一致的课程教学目标,选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2)按照培养目标对应的实际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优秀教材;(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开发特色教材、校本教材。
革新教学方法:(1)改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为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时间,促进教学工作从“教”的中心向“学”的中心转变;(2)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理念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法研究为基础确定教法,促进教与学的有机联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3)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课堂,积极推进案例式、讨论式、实训式、研究性教学,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既能增强教学吸引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学,又能真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4、实践环节与能力培养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应密切配合,相互渗透。实践教学对于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具有特有的作用和价值,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是“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但反思这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在实践教学上做的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认为“一年实践”就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做实践教学,受此影响,不少专业把“一年实践”统一安排在第四学年,形式上简单把学生送到工作单位,过程上缺乏引导和指导,效果上缺少评价标准和评价环节,“一年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放鸭子”。而我们改革设计的初衷,是在四年学程中用大约一年的时间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安排上要贯穿四年学程的始终;二是认为实践能力培养只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割裂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在联系,忽视了理论课程教学对实践能力提升的作用。
深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1)正确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本科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我们的办学基础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我们应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作用,坚持理论教学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活动的开展;(2)实践教学环节要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贯穿本科四年学程始终。不仅要做实校外实践实习,做实校内实践实验教学,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应用实践和能力培养;(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实践平台,特别强调:①校内实验、实训要强化有效性,校外实习、训练要强化内容贴切、有效,与培养目标一致,防止“走过场”;②强化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应用性实践能力培养相对应;③搭建各类平台,提供多种渠道,利于学生形成“一专多能”,帮助学生实现“一专多证”——专业对应的职业证书+基础性职业证书(如外语、计算机证书等)+其它职业证书(专业之外的各类从业资格证等);(4)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和平台建设,重点突出与合作单位的共建与共享、校内资源整合共享与充分利用;(5)加强学生创业实践指导帮扶工作。
5、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信息反馈渠道,也是促进学生转变学风、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手段。学业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与成效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效果的评价,具有双重导向作用。
构建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1)以全面发展为导向,以能力考核为重点,以课程(含实践类课程)标准建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2)以能力为核心构筑知识、能力、创新三位一体的多维评价目标体系,引导评价从侧重知识评价到侧重能力评价,从侧重评价记忆能力到侧重评价思维能力;(3)重视形成性评价,强调过程评价的常态化,促进学业评价走进每一个教学环节(理论教学、课程设计、课外实践、作业、论文等)、每一个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时段,并根据需要将形成性评价结果纳入总结性评价之中;(4)丰富学业评价形式,根据课程(含实践类课程)性质建立“一主多辅”的评价体系;(5)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开展自我评价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自我期望,推动自觉学习,从而调动学生这个主体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三)关于重构全面系统的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1、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质量标准是实施人才培养、推进各培养环节的基本依据,也是检验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要做好:(1)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国家对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应有特征为依据,制定、完善具有本科人才普适性、应用型人才典型特征和较强专业个性特点的专业人才质量标准;(2)制定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重点完善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学业评价等环节的质量标准;(3)联合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各类标准,保证标准体系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2、完善质量监控监测体系
在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基础上,加强质量监控监测体系的目标系统、组织系统、制度系统、信息系统、评价系统、反馈系统和调控系统建设。重点是:(1)完善目标系统,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规格确定课程(含实践性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单元与课时目标;围绕学校定位,确定学院、部门和重点岗位的工作目标;(2)加强组织系统建设,根据监控监测需要整合学校现有专家组织与行政组织职能,以“管办评”分离为基本原则成立专门的质量监测与评估机构,具体负责各项监控监测和评估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同时,二级学院也要有专人负责教学评估的推进和落实;(3)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学校对学院(部门)和专业的宏观监控制度,并发挥学院“贴近”监测监控优势,推进对专业、课程(含教学环节)和教学适时的、全程的、全方位的监测监控。
3、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重点推进三项评估:实施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强化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实施专业办学水平评估,促进专业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夯实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平台基础;实施课程评估,提高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符合度和实现能力。基本思路是:课程评估主要是针对教师,由二级学院主导,建立实施教师教学质量公示制;专业评估由学校组织,评估结果校内公示;在课程和专业评估基础上,再加上其它必要的工作评估,构成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
4、强化评估结果的应用
教学评估具有导向、调控、诊断、激励等功能,评估结果的使用决定着评估功能能否实现。要把各类评估的结果与各单位、各相关人员的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结合起来,与学校提供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结合起来,引导各主体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工作,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责任心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三、机制保障落实,确保深化改革见实效
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不仅要特别着力培养过程的改革,还要建立落实保障机制,它既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改革见成效的保障。
本次会议,确立了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框架思路。但这只是万里长程第一步。不落实,再美的蓝图也是“镜中花”;不实干,再好的决策也是“水中月”。受思想观念、工作惯性、落实链条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要真正将会议精神落在实处、开花结果,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一)敞开解放思想总阀门,以充分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凝聚共识,引领落实
1、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推进改革创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是开创新局面的逻辑起点。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精神区位的高度,决定思想先行的程度,决定创新思维的深度。没有思想上的闪光点,没有观念上的转折点,就不会有事业发展的突破点,更不会有事业进步的增长点。推动学校转型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以人才培养工作为重点,再开展一次转变教育观念的大讨论,对前一阶段改革工作进行大反思,重新审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什么是应用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区度、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现行培养方案是否适应定位的实现等。
2、充分认识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教育战线改革新要求的需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国家和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这是我们提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指出了改革发展方向,这是我们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政策依据。二是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实现近期办学目标的需要。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人才培养创特色”的目标,创人才培养特色是我们落实规划的直接要求;《综合性大学创建工作方案》提出“特色创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有效服务地方特色,而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有效服务特色的重要内容。三是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深化各项改革的需要。要着力推动从以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向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转变。四是纠正人才培养工作偏差、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享受更好教育的现实需要。我们在现实办学中,还存在一些偏差和问题,迫切需要加以研究解决,这是我们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自身现实需要。
3、正确处理好改革创新与前一轮改革一贯性和连续性的关系。我们提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对“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否定,而是在前一轮改革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是对前一轮改革的继承和创新。为此,我提四点要求:(1)要重温原意见精神,认真学习、研究;(2)明确既有的工作基础,包括上一轮改革的方向、总体思路以及成功的经验;(3)推进创新,包括思路、方法、举措以及内涵的充实等,都需要创新;(4)深化改革,主要包括深化观念创新、深化思路举措、深化主要环节、深化体制机制(落实机制、保障机制)改革等基本内容。
4、要有明确的政策取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与中央和教育部的相关政策精神保持一致,要与新一轮本科高校审核评估的要求紧密结合,要与创建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任务深度衔接。
5、要着力解决统筹协调、系统联动问题。要防止顾此失彼,防止一个倾向走向另一个倾向。要深刻理解协同培养的内涵,努力改善将各项工作割裂开来、各自为政甚至相互对立的现象,解决现实改革中效益不高、特色不显的问题。
(二)以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和加快行动、主动作为的责任感,推动落实
1、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工作。一是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师生深入学习领会和准确把握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上来,要明确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和工作重点。二是要尽快细化方案,推进《意见》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做到每一项任务都有落实行动计划,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方法路径,确定时间节点。三是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工作任务和职能职责,创造性地提出落实方案的具体措施和具体抓手。
2、要着手布置安排立即推进工作。要结合2014年工作安排,将改革的项目和保障落实措施纳入具体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这里着重强调:一是强化只争朝夕的观念,克服畏难情绪,立即行动。各单位各部门和教师,不要等到外部条件(教师条件、平台条件)万事俱备、不要等到有成功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时才开始做。要相信,只要方向正确,每个单位部门、每位教师的自主探索和尝试都是独具价值、值得肯定的。二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落实具体工作。其一是要着眼具体,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或其中的某一个具体项目,想好了就去做,要有一种“积小胜成大胜”的正确的工作态度,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才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目标一步步变成现实。其二是一盯到底,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周期才能检验出来的,绝不是“一锤、两锤”所能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瞄准目标、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图“短、平、快”,更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否则,就会抓而不紧,半途而废。
(三)拓展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广度及深度,保证落实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明显感到,学校的一些政策措施没有传达到普通干部、教师和学生,存在严重的“梗阻”现象,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直接影响了学校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对此,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改进。没有“两个主体”的积极支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会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1、动员广大教师立足岗位职责,发挥好主体作用。广大教师是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学校推行“协同培养”的根本依靠。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如何。近几年,学校对科研工作投入精力较多,目标要求较高。广大教师不负重望,克难奋进,短短几年时间就在科研工作中结下了累累硕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广大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学校提出了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其实质虽与要求教师贯彻落实“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的思想、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相一致,但可以预测,一部分教师短期内仍会出现新的“不适应”,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为此,一是一定要思想发动,精神引领,要把教师的职业要求、岗位责任和与学校同命运共发展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激发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二是一定要明确教师在改革中的具体目标要求,为教师积极参与改革指引工作方向,提供方法指导。要引导教师把工作重心集中到“协同培养”上来,通过发挥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合力作用,强化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具体政策设计要充分征求师生意见,以最大限度地征得师生的理解和支持。我相信,在大家真正理解了“协同培养”的精神实质后,就会真切感受到,这是有利于教师个人成长的,也是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并最终会积极投身“协同培养”工作并由此建功立业的;三是要充分利用绩效工资政策这个手段,建立良性的绩效激励机制。
3、引导广大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发挥好主体作用。人才培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落在学生身上,学生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改革政策宣传、校风学风建设和立言立行的改革成效,教育、引导、吸引广大学生真正回归到学习和成长的本职上来,积极参加到学校教学改革的各项措施和活动中去。
(四)完善落实链条,促进真抓实干,以严明的工作责任考评和奖惩制度,保障落实
“提纳而重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推动和落实工作就要抓住关键事物的关键,抓住关键人的关键,带动其他群体和其它相关环节。要真正推动落实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就要建立完善相应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落实链条。
1、建立层级明确的领导责任制。再次重申:人才培养工作,学校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学院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为直接责任人;各职能部门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部门,责任部门以行政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对本部门支持、服务人才培养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学校负责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障相关政策,并根据全校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完善;教务处、学科办、科研处、学工处等职能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深化改革工作的指导、推进、考核、评估等工作,推广先进经验,及时查漏补缺;各二级学院负责因院制宜、精心制定好全院深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并做好所属师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2、落实二级学院办学主体责任制。突出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实施管理重心下移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大学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二级学院的创新意识和执行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校退院进”,下移管理重心,实化二级学院主体地位;二级学院也要下放权力,权力要下放到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身上去。
3、落实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度,使专业建设负责人真正成为专业建设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切实落实核心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切实落实项目负责人制度,使项目负责人真正有权有责,保证项目高效推进;切实落实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制度,使教师真正成为各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各学科(方向)负责人、专业负责和课程负责人分别负责在各自工作领域细化深化改革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具体方法路径;各位任课教师负责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独立、自主并富有创新性地做好具体工作。
4、明晰职能部门职责目标。要强化职能部门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识,实现角色定位从“配角”向“主角之一”的转变;进一步厘清职能部门相互之间以及与学院之间在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措施中的责权关系,明晰各自在人才培养工作链条上的具体位置和工作要求,科学推进协同培养;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支持与服务人才培养”纳入各单位、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实施目标考核;要狠抓工作作风建设,形成求真务实抓落实的浓厚氛围。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改进作风,持续提升能力,建立有利于协同培养的良好环境。
5、强化人才培养条件保障机制。重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扩大总量,调整结构,调整岗位;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长效机制,提升现有队伍的实践育人能力;加大对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并适应教学工作的教师引进力度。充实和调整教学管理与实验人员队伍,重点是提高能力。以普通高校审核评估要求和国家关于本科办学的要求为基本依据,加大教学投入,增加教学经费投入总量,2014年教学经费投入不低于3100万元,教学实验设备保证投入1500万元,促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改善经费预算、使用与管理方式,加强经费投入绩效考核,强化实验、实习、实践等重要教学环节的经费投入。
6、建立完善考评机制。学校及各二级学院要把“协同培养”的层级责任列入年度责任目标和考核范围,做到层级责任明确,目标要求清晰。要从整体上科学设计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生教育管理等在推进“协同培养”工作中的具体考核评估内容、标准、权重等指标体系。努力做到阶段性考核与周期性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与同行考核相结合,目标考核与成效考核相结合,表扬先进与鞭策落后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和教师在“协同培养”工作中积极作为,创先争优。
7、从严兑现奖惩措施。要在建立和实施公平、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奖惩政策和措施,并坚决付诸实施,真正做到动真格、求实效。要有效利用干部职务晋升、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工作核发、年度评优评模等多个平台,努力维护学校“协同培养”工作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协同培养”工作的考核结果,一是要与干部的选任工作挂钩,工作成效不佳的坚决换岗,无所作为的坚决降职,促进广大干部在“协同培养”工作中学先进、比干劲、看风气、察实绩。二是要与职称评聘挂钩,对没有完成“协同培养”额定工作任务的教师,直接列为年度人事考核“不合格”等次,不得评聘职称,不得晋升工资,从而树立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鲜明导向。三是要与绩效工资核发挂钩,该扣发的坚决扣发,该奖励的决不吝啬,不求“大锅饭”的“一团和气”。四是要与年度评优评模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与教师和学生获得的其它各级各类荣誉不通融,对完成“协同培养”工作任务情况不理想的教师和参加、配合“协同培养”工作不积极的学生,一律不得评优评模,一律不得进行其它任何精神或物质奖励。
总之,我们要创建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建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落实机制的建成,特别需要发挥人的作用来促使落实、实现目标。